创建校企合作共同体,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一)国家政策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求"。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通知中明确"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二)校企合作 宜昌城市职业技术学校以GPK电子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订单式"为高新区生物产业园企业输送人才。结合行业高端人才需求趋势,量身定制出"四有"人才培养体系、行为培养体系、教学阶段性企业见习体系、学生素质培养体系;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大平台;整合所有优质资源结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划,推出多元化教育模式,满足中职生需求。 职业教育GPK电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绩效目标,企业与中职学校合作按既往模式已不能满足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总体需求,催生了学校与GPK电子行业企业合作层次的根本改变。 (三)专业设置 学校围绕"绿色、环保、大健康"产业链进行专业布局,开设以生物技术制药、环境监测技术为龙头专业,会计、幼儿保育、软件信息与GPK电子为协调发展学科的5大专业体系;以职业岗位需求制定课程体系,在专业GPK电子、师资队伍、教研教改、教学条件、学科竞赛、联合培养、实习就业、学历提升、社会GPK电子等各方面形成"产教融合"的鲜明特色,探索和凝练出一条"校企合作、产教协同"的特色发展之路。 |